• 1
  • 2
  • 3

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字体:

01 专业介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紧密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卓越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们将深入探究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全面掌握整车电源管理和网络架构、故障诊断策略等关键知识。

本专业着重强化学生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装配调试、性能检测、样品试制试验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熟练掌握如 “汽车驱动系统构造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与检测” 等一系列主干课程知识,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2

02 专业课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梯安装与调试、电梯运行与维护、电梯控制技术、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法规与标准及项目管理与安全规范等、电梯安装维修资格证书考证实训、毕业综合设计等。

1 03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投身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装调、质量检验、生产现场管理、样品试制试验等生产制造环节,也能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服务领域大显身手。具体就业岗位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设计工程师、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工程师、新能源汽车驱动工程师、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工程师、电网工程师、新能源汽车维修美容改装师、新能源汽车营销工程师等。

3 

04 就业保障

立足广东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制造、研发、智能网联测试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产教融合模式培养的学生兼具扎实理论基础与丰富实践经验,能快速胜任岗位需求;校企合作提供实习推荐与就业服务,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与稳定性。


05 师资团队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结构多元的师资队伍,涵盖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师资团队成果丰硕,近年来主持了广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1 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 1 项、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 1 项等多个重要科研项目。

在科研荣誉方面,专业师资团队老师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东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等。学术成果突出,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9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6件。

教师们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省级竞赛奖励2项。丰富的科研经验、卓越的学术成果以及对学生的悉心指导,确保学生能接受到最前沿、最实用的专业教育,为学生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许铀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长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整车电力电子系统研发等领域。近年来,主持广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9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6件,还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省级竞赛奖励2项。

刘付金文教授: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成果一等奖、广州市教育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汽车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主参编包括国家规划系列教材10本,编著总字数近100万字,其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装配工艺》被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为国家优秀教材,发表论文11篇。

黄祉伟:汽车制造业中级工程师,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在读硕士,获得国家专利5项,社会任职众多,是多个行业协会的专家。

靳海峰:钳工高级技师、汽车制造专业工程师、材料成形与改性高级工程师(压铸)、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机械工程专业工程师。

王康:汽车研发工程高级工程师(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级工程师(2024,中国化工学会),拥有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专业论文22篇。

肖鸿彪:江西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研究生,参与智能网联交通流模型创新项目,获江西省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具备交通专业知识与编程、仿真技能。

06 教学设施        

学校配备了一系列先进完善的实训设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学习平台。涵盖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室。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室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电能转换与控制技术,由辰龙教仪提供高压配电盒、DC- DC转换器、车载充电机、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供学生进行认知、拆装、测试、故障模拟与排除训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实训室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及其智能管理系统展开,学生可进行电池结构认知、性能测试、热管理学习等。

这些实训设施可为学生提供涵盖电气系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底盘控制、故障诊断及虚拟仿真等全链条实训,通过高压安全操作、BMS 调试、电机控制算法验证、底盘拆装、故障模拟排除及 VR 仿真等多样化工位,培养学生的“三电”核心技术应用与维护能力。目前可提供实训位14个,配备企业导师7个,实训操作台架完善齐全,实现了理论与行业实践的深度对接。

实训室 实训室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