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岭南职院,蝉鸣还未褪尽,新生们在校园里,总能撞见一个优雅帅气的身影——他要么在去《我的大学我做主》报告会的路上,要么就是已经在博雅报告厅作报告,与全体2025级新同学面对面“话”未来。没错,这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李峻,今年他要在35场《我的大学我做主》报告会上,和2025级新生玩点“新花样”:把《长安三万里》的诗与远方,揉进职业规划的PPT;用《浪浪山的小妖怪》的烟火气,拆解“平凡与成功”的命题。
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李峻作《我的大学我做主》报告会
“16年的坚持,今年35场,场场都是‘青春盲盒’”
9月4日上午10点,博雅报告厅的巨幕准时亮起。李峻踩着标志性的AJ鞋走上讲台,台下400张年轻面孔里,有人举着手机录像,有人在小本本上狂记金句——这是他主讲的《我的大学我做主》第16年,也是今年35场报告会的现场。
“今天站在你我的‘浪浪山’,我要请你喝‘七杯奶茶’。”李峻的话让台下新生们顿时来了精神——这大概是每年《我的大学我做主》最“接地气”的环节。“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泡七杯奶茶——不是屏幕上七个奶茶品牌的招牌奶茶,而是你的人生‘成长特调’。”李峻按了按翻页笔,七张奶茶插画在屏幕上依次绽开,台下新生的目光随着他的声音越凑越近。他忽然压低声音,像分享秘密似的:“第一杯,得先喝‘取经茶’——这杯茶,我喝了三十年,现在还在喝。”
“什么是‘取经茶’?人生风雨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你们心里的浪浪山,可能是不符合预期的高考成绩、这不是我想要的专业的迷茫,又或者是‘我是不是选错了路’的自我怀疑。但你们知道吗?真正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山本身,是心里那只‘左右横跳’的猴子——想东想西,怕前怕后,最后把自己困在原地打转。”
李峻《我的大学我做主》报告会现场
“你们现在觉得‘跨不过浪浪山’,但等你走了第一步,就会发现——山那边根本没什么洪水猛兽,不过是另一片等你探索的山谷。”“取经的关键不在‘到达’,在‘出发’。”他的声音突然放软,像春风拂过操场,“人生没有‘错过’,只有‘还没找到属于自己的战场’。大学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就是你的试错成本很低,职业教育最可爱的地方,就是给你无数次‘重启键’——你可以成为一名专业达人,可以在学生社团施展你的才华,可以成为一名学生干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做一名快乐的志愿者帮助他人,或者可以参加‘5+3’创新创业项目尝试一下创业······这就是你的‘金箍棒’。记住,人生最动人的不是‘我比谁强’,是‘我在成为自己的路上,走得热气腾腾’。”
参训学员认真倾听李峻授课
“所以第一杯‘取经茶’,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不管你是去图书馆看书,还是去操场跑圈,只要你迈出了‘不困在原地’的第一步,就算喝到了这杯茶。最难的永远是第一步,跨出去了,你会发现,你走过的路,比你想象的更宽。”
第二杯‘清心茶’,先定个小目标,别被‘内卷’吓退,小目标才是人生的‘导航标’;第三杯‘兴趣茶’,别佛系,至少扎进一个社团,你热爱的小事,可能藏着未来的‘大本事’;第四杯‘健康茶’,每周动一次,身体是你的‘续航包’,别等累垮了才后悔;第五杯‘社会茶’,走出宿舍门,社会实践才是‘实战课’,比简历上的‘优秀’更有分量;第六杯‘能量茶’,别躺平,至少考一个专业证,技能是你的‘敲门砖’;第七杯‘内功茶’,三年磨一剑,练出别人偷不走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该你们喝了——出发吧,年轻的取经人们!” 报告厅里响起一片掌声。这样的互动,是《我的大学我做主》的“保留节目”:每场报告不超过400人,一场下来,李峻会记住至少20个学生的名字;结束时他掏出手机晃一晃,是N个等待通过微信验证的消息:“一场报告下来,后面我要做的就是逐个通过学生的微信添加验证,有凌晨两点发消息问‘大学想过的更加有意义,不知道从哪里先入手’,我秒回——那就从一件你未曾做过的小事入手,学生说从来没敢想象有一天我能加校长微信,而且校长回复我了!”
《我的大学我做主》报告会后,学生纷纷添加李峻的微信
“浪浪山的小妖怪,藏着职教的‘通关秘籍’”
今年李峻的PPT里,多了两组特别的关键词:一组是唐代名将“郭子仪”,对应《长安三万里》里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另一组是《浪浪山的小妖怪》组合,对应如何在大学里取得“真经”。
“有人说,浪浪山的小妖怪们太惨了,干着最累的活,挨着最毒的骂。”对此,李峻给出自己的观点:“但你们发现没有?它给熊教头编的竹筐能装更多野果,给狼大人磨的箭头削得更尖——这些‘没用的小本事’,最后成了它救妈妈的关键。”
“我带过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去了送快递。别人觉得‘送快递没什么出息’,但他把所有不同品牌的快递点整合成一个智能物流中心,现在成了我们的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前几天还捐了100万用于资助学校教师职业成长及学生学业成长——你看,浪浪山的小妖怪,也能在自己的赛道上活成主角。”
“郭子仪作为唐代中兴之将,对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做出巨大贡献,但同时,位高权重,功高盖主,一生几起几落,被无数政敌陷害,却能立于不败之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很简单,远虑、坦荡、真诚!”
“每一年的每一场《我的大学我做主》,今年35场,我都要让每个新生都能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听见‘自己的声音’。这件事情,我做了16年。”
《我的大学我做主》参训学员反馈
“每天两小时微信回复:我和学生,都在‘双向治愈’”
每一场报告结束,李峻一打开五部手机,手机提示音此起彼伏。他熟练地划开对话框,回复刚加的准新生:“同学你好!我是峻哥,关于专业选择,你可以先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最想成为谁’,我随时等你告诉我答案”。
这是他坚持了16年的“规定动作”:每场报告后公布手机号、微信,每天至少花两小时回复学生消息。“有毕业生结婚了给我发喜帖,有在校生半夜发消息说‘今天不开心,想哭’,还有准新生提前一年加我,问‘军训要不要带防晒霜’。”他翻着聊天记录笑,“有人说我‘不像校长像客服’,但你知道吗?去年有个抑郁的孩子给我发消息说‘峻哥,您的微信头像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软乎乎的地方’——你看,不是我在帮助他们,是他们治愈了我。”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浪浪山”,每个人心中的那座“浪浪山”各有不同,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那道坎、那些困境······责任与爱有时难两全,有选择就会有放弃。学会隐忍,学会坚持,才能取得人生的“真经”。
这种“双向成长”,在今年尤为明显。李峻提到,有新生在微信里给他发《长安三万里》的观后感:“原来高适也不是天生厉害,他也在‘摆烂’过、怀疑过,这和我们好像啊!”还有学生用AI做了《浪浪山小妖怪》的职场版表情包,配文“今天搬砖不狠,明天地位不稳”——他把这些作品收进报告会的“学生创意角”,笑着说:“现在的孩子,教我怎么用新梗,比我当年学PPT快多了。”
每天花2小时回复学生微信这件事,李峻坚持了16年
“如果只能被记住一个身份,我希望是‘老师’”
35场报告会接近尾声时,李峻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配文是:“第16年,35场,与9000名2025级学子面对面,不变的是——站在这里的我,永远比第一次站在这里时,更像一个老师。”
当记者问他:“今年报告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想了想:“以前我总怕学生觉得‘校长离我很远’,现在我发现,当我能和他们聊高适的诗、小猪妖的烦恼,能记住他们喜欢的游戏、追的明星,那些关于规划、关于做人的道理,就藏在这些‘不务正业’的对话里了。”
9月18日下午,地点广州校区科技中心7楼报告厅,今天是35场报告的最后一场。结束后,李峻的微信又多了300多个好友申请,他逐一通过,然后在备忘录里写下:“今天的问题是‘怎样度过有意义的大学’,明天的问题是‘想创业但怕失败’——但没关系,我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教育的意义,不是把学生塑造成我们期待的样子,而是陪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而我很幸运,能成为这束光的见证者、传递者。”
毕竟,对他来说,最骄傲的身份,永远是“峻哥”“李峻老师”。
供稿:党委宣传部、招生处
初审:余伟珊
复审:黄雅晴
终审:王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