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上午,我校党委书记柴克生在博雅报告厅为师生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党委组织部部长易丹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一文,各党总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现场聆听。“思政第一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一文主持。
党委书记柴克生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一文作主持
柴克生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从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读懂中国信心”为题,为凝聚青年共识,组织师生接力诵读了12篇总书记新年贺词。诵读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倾情朗诵。柴克生指出,在习近平主席连续12年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人们感受最为深刻的便是中国信心,毕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信念越坚定,前行就越长远。那么中国信心的底气源自何处呢?柴克生从五个方面为大家作出了解答:一是党的坚强领导是铸就信心的根本保证;二是强大的制度保障是铸就信心的“坚实护盾”;三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是铸就信心的基石;四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铸就信心的“精神支撑”;五是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是铸就信心的“力量根基”。
党委书记柴克生带领师生接力诵读新年贺词
党委书记柴克生与学生互动
随后,柴克生书记以电影《哪吒2》、DeepSeek大模型、宇树机器人、大疆无人机等科技文化案例为切入点,从科技创新与文化自信双重视角剖析中国信心的现实根基。最后,柴克生以“赫赫而无名,深潜而巍峨”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岭南学子以黄旭华等奋斗者为榜样,要求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指出在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主角,大学生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洪流中奋力拼搏,用青春和汗水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现场师生认真聆听
摄影:岭南传媒梁琳琳 钟倩桐 陈怡坚、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浩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审:蓝路妹
复审:王淦
终审:李鑫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