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公益慈善学院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三饭堂二楼举办《真人图书馆》活动暨校企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志勇,毕业后公益基金创始人刘楠鑫,大象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李文田,苏东坡第27代后人苏志均等出席。

毕业后基金创办人刘楠鑫
刘楠鑫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成长的三个阶段。作为一名青年,奋斗底色是永远从自己身上找毛病。在5年的公益创业的历程里,他践行平凡、积极、向善的价值观:一是将个性打造为竞争力,发觉自己身上的优势和特点;二是能力和人品才是最高的学历;三是离宿舍远一点,离梦想近一点。

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黄志勇
黄志勇讲述了自己从2005年起开始涉足山区助学、生态环保、社区参与、精准扶贫和灾害响应等社会公益实践,组建“中国人力资源沙龙公益团队”并持续多年在云贵川粤开展山区助学志愿服务,从一名志愿者转变为职业公益人的历程。
“从志愿者转向专业的公益人,光凭着蛮强的情怀和激情是不够的,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为自己将来的工作,积累实用的技能,把书本上面的理论知识和在学校里面学到的技能,用到实践中去。相信同学们经过现在的努力学习,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大象心理辅导中心创办人李文田
李文田讲述了自己高考的志愿、学习的经历和创业的历程,从坚定心理学到卧底企业学习,从接待第一位来访者到创办全中国最靠近菜市场的心理咨询机构,再到创业品牌的输出管理。他用三十岁之前的实践积累,从项目的策划,实施,整体的发展,给心理咨询专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广州市天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苏志均
作为名门之后,苏志均从文化复兴、家族传承的角度,分享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实践和思考,推动龙舟文化、东坡文化走向世界。从家族基因,家族故事,挖掘文化的根基,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以此为基础推动家乡的改变。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四位嘉宾对公益慈善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希望学生们能走进各自创办的机构和企业,一起参与美好生活的践行。清远市民政局慈善与社工科科长徐建海代表产教融合单位为四位青年导师授牌,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做好人生规划;二是要努力拼搏;三是要抓住机遇。只有把人生规划做扎实,努力拼搏,机遇来了才能抓住。

徐建海代表公益慈善学院为青年导师授牌

合影
供稿:公益慈善学院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