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不“放假”,平安伴暑假——这份暑假期间安全温馨提示请收好!
盛夏蝉鸣,暑意正浓。当你们即将开启假期自由探索之旅时,请牢记安全是守护美好时光的第一准则。为确保每位岭南师生度过平安充实的假期,特此发布暑期安全温馨提示。愿岭南师生们以理性为盾、以预案为矛,在享受青春的同时筑牢安全防线,让这个盛夏既满载收获,更不留遗憾。
一、放假时间及开学安排
2023级、2024级学生:
7月14日至8月22日放假,8月23日至8月24日分批注册报到,8月25日正式上课。
2025级新生:
8月30日清远校区新生报到,8月31日广州校区新生报到,9月1日至9月5日两校区入学教育,9月8日开始正式上课。
教职员工:
行政教辅人员7月12日至7月13日正常上班,全体教职工7月14日至8月17日放假(中层干部培训时间另行通知),8月18日全体教职员工正式上班。
二、离校前排查宿舍隐患
1.离校前需彻底关闭宿舍所有电器电源,拔掉空调、充电器等设备插头,避免因高温引发电路自燃或火灾;
2.锁紧门窗并检查阳台门是否完全闭合,防止盗窃或雨水倒灌,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证件等建议随身携带或寄存,切勿遗留宿舍暴露风险中;
3.清理过期食品及垃圾,防止滋生蚊虫或细菌,严禁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品或私拉乱接电线,最后离开的同学需确认水电总阀关闭,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为宿舍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三、规范留校用电作息生活
1.留校学生需严格遵守宿舍用电规范,严禁使用电饭锅、电火锅等大功率电器。
2.妥善保管个人财物,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勿随意放置;
3.夜间外出尽量结伴而行,避免独自晚归或行走偏僻路段。保持健康作息,避免沉迷网络或过度熬夜,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4.实验操作需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涉及危化品时确保两人同行并全程登记。
四、文明出行守护生命
1.暑期出行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驾同学杜绝酒驾、疲劳驾驶或超速行驶,极端天气如暴雨、台风期间应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涉水通行导致车辆熄火或失控;
2.骑行电动车需全程佩戴安全头盔,严禁逆行、载人或占用机动车道,步行时远离“低头族”行为,注意观察车辆盲区及路况变化,尤其在人流密集区域提高警惕;
3.乘坐公共交通时选择正规营运车辆,警惕“黑车”陷阱,妥善保管随身财物,防范扒窃或诈骗,遇陌生人以“拼车优惠”“老乡帮助”为由搭讪时保持冷静,拒绝过度热情或诱导性行为。
4.无论选择何种交通方式,均需遵守公共秩序,主动礼让特殊人群,共同营造和谐出行环境。
五、科学防范火灾风险
1.居家期间需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及燃气设备,避免超负荷使用插排或劣质电器,用气后及时关闭燃气阀门并保持厨房通风,防止燃气泄漏引发中毒或爆炸;
2.严禁电动车进入室内充电或停放在楼道、疏散通道,杜绝玩火、焚烧杂物等危险行为,尤其需教育儿童远离火源;
3.熟悉住所逃生路线及灭火器操作方法,及时更换老化插座、充电线等设备,警惕高温天气下电器长时间运行引发的自燃隐患,发现火情立即报警并科学逃生,切忌贪恋财物或慌乱行动。
4.家庭成员应共同参与消防演练,掌握基础急救技能,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协同应对。
六、警惕水域潜在危险
1.夏季溺水事故高发,严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游泳或嬉戏,参与水上活动时需穿戴合格救生设备并选择正规场所,切勿因好奇心或同伴怂恿冒险下水;
2.若发现他人溺水,应立即呼救或拨打报警电话,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可利用竹竿、救生圈等工具协助救援,同时注意岸上环境安全,防范滑倒或二次伤害。
3.游泳前需评估自身健康状况,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剧烈运动,遇抽筋等突发状况保持冷静,采用科学方式缓解。
七、科学应对自然灾害
1.密切关注台风、暴雨等气象预警信息,避免前往低洼易涝区、山体滑坡风险带或临时搭建物附近,居家时关闭门窗并固定阳台花盆、广告牌等易坠落物品;
2.高温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携带防晒用品及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范热射病或脱水症状;
3.暴雨期间需切断非必要电源,防止雷击触电,若遇积水路段切勿冒险涉水,避免漏电或坠井危险。
4.极端天气后需检查房屋结构安全,及时清理障碍物,配合社区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共同维护公共环境秩序。
八、健康用网自律为先
1.合理规划假期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或技能培训,避免熬夜沉迷网络游戏或短视频;
2.暑假期间要制定作息计划,避免电子设备使用时长,警惕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侵蚀身心健康,建议和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线下活动,增进情感交流;
3.注意保护视力,定时休息并保持正确用眼姿势,避免因长时间用眼导致视力下降或颈椎问题。
4.网络社交中需保护个人隐私,避免泄露家庭住址、行程信息,防范陌生人诱导参与非法活动。
九、筑牢信息财产壁垒
1.警惕“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退款”“虚假购物”等新型诈骗手段,不轻信陌生来电、不明链接或诱导性转账要求,遇“高收益投资”“中奖通知”等诱惑保持理性;
2.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拒绝出租、出借手机卡或银行卡,避免卷入“帮信罪”等违法犯罪活动;
3.要警惕防范校园贷、培训贷等金融陷阱,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或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切勿因慌乱或面子问题隐瞒受骗事实。
4.定期学习反诈案例,提升识别骗局能力,共同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十、健康管理不松懈
1.暑期流感、肠胃炎高发,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病患者需备足药物,避免断药风险。
2.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餐具高温消毒,生熟食材分开处理。跨区域出行前了解目的地气候差异,携带常用药品并逐步适应饮食,降低水土不服风险。
3.建议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避免长时间空调房滞留。
十一、严把舌尖安全关
1.暑期高温易导致食物霉变,需注意食品储存条件,剩菜需冷藏保存并彻底加热后食用,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拒绝路边摊无证经营食品,外出就餐保留消费凭证以便维权;
3.居家烹饪注意生熟分开,瓜果蔬菜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或寄生虫感染;
4.合理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引发肠胃不适,冷饮摄入需适量,防范肠胃痉挛或腹泻若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必要时保留食物样本供检测分析。
十二、周全计划保障旅途
1.出游前需制定详细行程计划,提前了解景区规定及天气状况,避开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
2.遵守景区安全提示,拍照时“看景不走路”,远离悬崖、陡坡等危险区域;随身携带急救包、充电宝、应急联系人信息等物资,确保通信畅通;
3.妥善保管手机、钱包等财物,避免携带大量现金或将证件集中存放;
4.出行前向家长或亲友报备行程,每日保持联系,遇突发情况及时求助。
5.选择正规旅行社或平台预订服务,警惕“低价团”“零元游”等消费陷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