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研究理论>详细内容

研究理论

廖丽丽: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7 09:31:16 浏览次数: 【字体: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高职教育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本校将学校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结合自身实际,以“质量工程”和“创新强校工程”为抓手,以“质量年报”为载体,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路径,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自定目标、自立标准、自主实施、自我改进”的动态质量保证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服务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1.1健全管理体系,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启动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将文件精神融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修订《xx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完善诊断与改进协调机制、信息管理机制、自我诊断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报告机制,建立质量标准与保障制度,提升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水平。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提出的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教育氛围,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职教法律政策为指导,提高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家长、学生等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支持服务为保障,以监督控制为手段,明确学校、二级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主体责任,形成目标一致、权责分明、各自独立、相互依存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机制。

1.2建立目标体系,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内生系统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支撑,摸准专业建设脉络并持续改进专业建设质量是打造专业品牌的关键。学校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企业需求、透视行业现状、紧跟前沿技术、科学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发挥专业建设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中的龙头作用。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通用素质标准和专业素质标准,明确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定位。

注重“以结果为导向”,强化教育教学督导评价,改革考核评价,全面评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检验培养目标是否与行业职业能力要求对接、课程教学是否满足毕业要求的各项指标要求,实现以结果为导向引领专业诊断与改进。

1.3整合信息系统,搭建基于信息化的质量监测平台

为紧跟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学校以打造智慧校园为目标,根据教育部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制订了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技术信息化应用,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络全覆盖,形成了现实校园与网络校园一体化的智慧校园。

注重“持续改进”,基于信息化质量监测平台,收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设备设施、服务支持等方面数据并进行监控预警,对人才培养质量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进行过程性、周期性、常态性地持续诊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来源:《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作者:廖丽丽(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