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研究理论>详细内容

研究理论

陆根书: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24-10-25 15:12:43 浏览次数: 【字体: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新架构”: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强调赋权增能

“新架构”是基于数字化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支撑”。一个完善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涉及决策指挥系统、目标标准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结果反馈系统、督导改进系统等子系统,如图1所示。


1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架构

1.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系统

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系统主要是在执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等不同环节,教师教育教学与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面管理。其建设重点是对标学校“三个环节、五个层面”的质量标准,以学习管理平台为依托,对教育教学数据进行全面、精准采集和深度分析,保障教育教学过程质量。一要加强学情预测。采集来源于学生信息系统中的基本数据和学习平台中的学习行为数据,利用定制模型或算法对学习者进行学习预测,监测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与学业风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二要注重过程监测。健全智能终端布局,实现对学生出勤率、抬头率等,以及教师和学生线下教与学活动数据的采集,同时实现课堂无感知常态化录制,有效支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学生在线学习跟踪,精准分析学生的认知投入水平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及时推送定制化的学习计划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基于大数据的自适应学习。全面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从以考试成绩为代表的结果性考核向以学习过程监测为特征的过程性考核转变。三要提供智能辅导。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人工智能诊断模型,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和发展轨迹,及时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预期提供自动诊断,智能化提供学习和教学建议,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在现有学习平台嵌入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分析学生需求并给出相应的答案。四要推进资源优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包括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数据、知识点掌握情况和学习目标等数据的整理与挖掘,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学生的知识图谱,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针对性推送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根据教师、学生等教育教学过程数据,针对性完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制度,推进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升级。

2.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主要功能是从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系统采集信息,依据不同质量标准进行对标评价。其建设重点是对标学校“三个环节、五个层面”的质量标准,对学校各部门服务质量、专业建设质量、课程质量、教师发展质量、学生发展质量进行评估,生成“数字画像”,全面可视化展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要建立全自动监测机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数据现状,对标“三环节、五层面”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模型或算法,形成教育教学质量自动或人机协同的监测评估与预警反馈机制,通过数据自动采集、计算,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校内各类质量标准,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报告和预警,自动生成各类“数字画像”,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环节监测、全方面联动、校内外相融”。二要建立健全人机协同的监测机制。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学生参与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以及毕业生、用人单位追踪反馈制度。启用人工智能督导系统开展线上实时巡课、点播巡课、智能巡课,快速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人工智能课程诊断,支持督导、同行、学生以及校外用人单位、评估专家等参与评课,形成对课堂综合性的初步诊断分析。三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激励机制。依托数据平台实时识别、记录教师、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需求及意愿,明确各主体参与边界与责任权限,保障多主体深度参与。

3.结果反馈系统

结果反馈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形成的评价结果进行梳理,按类别分别反馈给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以及决策与指挥系统。其建设重点是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系统开发,实现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结果自动、精准、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主体。该系统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建立健全评估结果反馈制度。明确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反馈流程、反馈原则,注重反馈数据的安全性及符合数据伦理规范。二是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公开公示制度。以校内平台为依托,定期公开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报告,增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信息透明度。

4.督导改进系统

督导改进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校内各职能部门、教育教学单位根据监测评估与反馈的结果对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资源等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督导,以推进落实改进成效,支撑质量标准的达成,形成闭环的质量保障体系。其建设重点是充分发挥数智技术优势,实现问题整改过程可监控、整改效果可凸显,更好地服务组织决策,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落地、落实,支撑质量标准的达成,形成质量保障“闭环”。该系统数字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建立问题清单制度。对监测评估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生成“问题清单”数据库,明确问题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期间,公开整改方案,接受校内多样主体监督,逐步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电子档案袋。二是建立教育教学体验调查与年度报告制度。科学编制多维度调查工具,常态化开展大规模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师教学体验调查等,通过对周期性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自动生成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成效报告,并根据分析结果修订完善“问题清单”数据库,实现问题整改与效果监督的良性数据循环。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陆根书1,2  李运福2(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