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研究理论>详细内容

研究理论

张玉领: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探究

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4-03-29 16:51:5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针对由谁评价、评价标准、怎样评价3个基本问题,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网络。在评价结果的应用上,以评价结果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形成教学诊断与改进的闭环,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1、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网络

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是回答谁负责评价的问题,通过构建校院领导、教学督导、任课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学生多级评价主体,围绕课堂教学基本环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资源的质量与适用性、教学内容与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匹配度、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否恰当、学习效果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角色定位,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不同的侧重点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见表1)。

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及内容 

图1--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探究 

2、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围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三环节,制订《课堂教学设计标准》《教案编写规范》《教学资源配置标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学习效果评定标准》《作业评改标准》等系列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授课教师依据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制订授课计划、撰写教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建设教学资源库,制订课堂教学计划,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发布教学资源,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主体依据评价标准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围绕学习资源、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线上教学、课堂组织5个维度进行教学质量评价,重点评价课程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质量是否达标等。

2.1教学目标主要评价教师是否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学习目标细化到具体的知识模块或学习任务中;是否注重培养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是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融媒体以及其他信息平台布置课前学习任务、预习作业,有效评价课前预习与课后学习效果,同时制订具体的评判标准,可评价、可量化,明确学习目标以何种方式进行量化评价;能否将学习目标碎片化,设置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

2.2教学内容主要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前期或后续课程内容的逻辑连贯性;是否围绕三维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是否以职业教育理念来设计线上线下教学策略;课前设置的“导学案”“预习任务”和课后的“习题自评”“闯关训练”等能否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与需达到的要求;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理实一体化”的特点,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融合;能否通过提供的信息化素材,如微课、动画、案例等,突破抽象的概念、原理和公式等教学重点、难点;是否通过设定一些有挑战性的、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2.3学习资源主要评价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课程团队建设,资源建设是否实现了校企合作开发、共建共享;教师是否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前期和后续课程的关系、知识框架、教学目标、考核方式以及具体的教学安排等;是否设置了便于学生围绕章节学习目标开展自学和预习的导学案;教案、PPT、课程标准等常规教学资源是否齐全,每年是否有40%以上的资源实现更新完善;案例库、习题库、资源库等拓展学习资源是否足够;课程教学团队能否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2.4线上教学主要评价线上教学活动是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手段重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有效转化为任务明确、方法可行、可复制评价的教学活动;线上教学活动的分配是否合理;教师能否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学情分析、问题答疑、意见反馈、学习评价等教学拓展活动;是否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作业、测验、小组学习等进行管理,采集和分析学习评价的相关数据,定期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5课堂组织主要评价线下教学活动是否围绕课程重点、难点,符合教学初始设计,设置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对重点、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最具表现力的信息技术媒介;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有序,能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当好知识的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是否注重启发和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是否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讲授内容。

3、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全过程评价

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将构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对象和内容结合起来,分配好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的内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评价结果记录下来。线上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资源的准备、课前导学案的制作、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等;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主题讨论的参与度、习题与作业的完成度等。线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实践操作的规范性等;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等。

4、形成教学诊改闭环,保障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

重奖惩、轻改进,忽视发展性评价是当前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及时发现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形成课堂教学问题“发现—反馈—诊断—改进—提升”的管理闭环。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根据网络教学平台记录的教学评价结果,实施课堂教学实时诊改,打造“有反馈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自我诊改”和“常态纠偏”。

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作者:张玉领,陈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