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霞:诊改视角下“四元、三维”的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研究
一、基于诊改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PDCA评价模式
PDCA管理模式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最早提出并运用到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目前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P(Plan)—计划,包含方针、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是指具体运作,把计划的内容予以实施;C(Check)—检查,即对计划执行的结果开展分析评价,总结成果,发现问题;A(Action)—行动(或处理),即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分析原因,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所以PDCA评价理论为诊改的“多元诊断、重在改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制定评价方案
此项工作是教学质量评价科学进行的基础,此环节主要包括三项工作:确定参加评价的人员、拟定评价标准和确定评价流程。课堂教学诊改是需要“全员参与”的一项常规工作,所以在拟定评价主体时除了常见的教务处、院系领导和教学督导,还包括教师本人和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也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者,教学质量的提升离开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考就是虚脱无力的;学生是教学的接收者,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满意度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显示器”,提升教学质量如果离开了学生如何学就可能迷失方向;只有将教师自评、学生参评元素纳入考评计划,评价结果才更全面客观。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分四类,学生之外的评价主体用表主要从内容组织、方式方法、技能训练、教学资源、课程思政和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设计,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及其各项指标权重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了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外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用表,该表主要从师德教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技能培养、教学资源及目标达成等方面评价,一般采用网络问卷例如问卷星,随问随答,直接显示评价结果,方便快捷。
(二)构建评价模型—PDCA评价模式
建立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是教学诊改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诊改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是科学确定质量评价指标,二是有效使用合适的方法手段,三是跟进改变教学行为。依据PDCA工作原理,结合高职课堂教学教学规律,探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因素量化为指标,从而形成系统平台中的数据项,然后通过对数据项的建模、统计分析,从而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这些关键因素,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改进与提高,从而实现开展教学诊改工作的目的。
构建“四元、三维”的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吸取原有评级模式的精华,弥补其不足,加入教师自评、学风评价等,搜集的数据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从师生协调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等维度进行评价,设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PDCA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图
(1)资料收集。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数据来自“四元”评价主体,其一是主管、督导听课资料,主要包括教务处领导、校级教学督导听课;其二来自学生对任课老师的评价;其三是教师自评;其四是同行评价,包括系部二级督导和同行人员评价。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很少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而在此模型中之所以设置教师自评,是为了引导教师主动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通过主动分析自身的教学情况开展诊断,反思不足,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根据观察,现在的高职课堂上学生学习情况普遍不太乐观,积极性较低,主动性不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参与课堂的动机,和老师的“教”产生共鸣,也促使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师生协作,共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针对此种模式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指标分为六大类,四个评价主体的指标各有侧重,均采用百分制形式,对每类评价结果赋予相应的权重,据此计算的加权平均得分即为量化评分结果。
(2)数据处理。利用数据采集与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课堂质量监控数据库,定期将采集的评价结果录入数据库,每个学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修正。通过数据管理平台,能够获得大量的日常监控数据,及时对这些数据分析处理,形成教学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为针对性课堂教学诊改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反馈沟通。为了实现教学评价的功能,形成评价→反馈→改进→提高→再评价的良性循环,诊改办根据各方听课情况整理出诊改报告,应及时把教学评价情况向教师反馈沟通,结合教师的教学反思,协助教师作出改进方案,该方案一式三份,一份提交诊改办、一份提交专业教研室、一份教师本人留存,便于监督考核改进情况;教师可通过教学评价结果进行自省与反思,对其职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高大有裨益,尤其是教师参考其他教师的意见来完成自我评价、通过教案来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使教师直面自身的不足,总结教学经验,使其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强化,这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4)质量报告。诊改办定期做出课堂教学质量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形成教学质量报告,并提交上级领导部门、人事处和教学院系部等,作为对教师进行奖惩的依据之一;同时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运用该信息平台的全员、全过程质量监测数据实施质量动态监测、智能诊断、质量预警推送,以促进评价检测、信息反馈、诊断改进的质量控制闭环常态化运行。学校层面也要完善规章制度,做到奖罚分明;通过规章制度的完善,充分发挥课程质量评价与监控系统的积极作用,促进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在年度绩效考核时将课堂教学诊改运行情况和效果纳入单位和个人考核目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进而形成人人抓质量、处处显成效的良好局面。
来源:《高教学刊》
作者:景云霞,谭继安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