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看优秀校友黄泓凯的华丽转身
黄泓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2018届毕业生,2021年通过考研上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并且于2024年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进修博士研究生。
1. 逐梦之路的开始:从专科起步的奋进史
初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时,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对未来感到迷茫。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或远大的目标,只是内心深处有一丝不甘,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就此平庸度过。
为了给自己寻找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我竞选成为班级的班长。这一角色让我开始学会承担责任,锻炼了我的沟通与组织能力(让我成为一名e人)。同时,我也报名参加了专升本课程,虽然当时对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但我相信 “书到用时方恨少”,多一份学历就多一份竞争力。专升本的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周围很多同学都在中途放弃,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当初我宿舍4个人都报了名,在第一次考试3门专业课之后,只有我一个人通过了其中一门考试,其他舍友全挂了,后来他们在第二年直接就选择放弃了,班上大多数同学也如此,后来我只是坚持下去了,我是18年毕业,19年才拿到本科毕业证,从这里也看得出来我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霸选手。
2. 职场历练:不安现状,再启征程
专科毕业后,我凭借所学专业进入了一家国企,成为一名检测工程师。这份工作为我带来了稳定且不错的收入,在旁人看来,这或许是一份值得满足和坚守的工作。然而,对于内心生性爱折腾的我而言,却并非如此。
在那个看似平常的工作日,当我像往常一样忙碌于实验室的仪器与数据之间时,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击中了我 —考研。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在无数个加班日和对自我提升渴望的积累而成的爆发。这意味着我将在工作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下艰难前行,但我更清楚,如果不迈出这一步,我可能会永远被困在这份舒适却缺乏挑战的现状中。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启了一边上班一边复习的艰苦模式,历时6个月的鏖战,终于在2021年拿下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重新踏入了校园。这不仅是一次学历的提升,更是我人生轨迹的一次重大转折。
3. 硕士时光:破茧成蝶,学术深耕
踏入研究生的那一刻,我深知自己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本科是自考获取的,之前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诸多学术领域的基础技能对我而言都极为陌生,甚至连知网,查阅文献这样的常用学术资源平台都不知如何使用。这种知识储备与全日制本科的同学差距,让我在初始阶段充满了焦虑与不安,内心时常担忧能否顺利毕业,甚至害怕会遭遇延毕的困境。
我在第一年的时候就开始强迫自己写点论文,就算写些垃圾出来也好,等于为以后打点基础,从最开始的就跟写故事会一样的水平到后来慢慢学会学术化,最终成功发表了 3 篇论文,其中包括 1 篇中文核心以及 1 篇 SCI 一区和 1 篇 SCI 二区的论文。实际上,学校对于硕士毕业并没有如此高的论文发表要求,但我始终秉持着 “书到用时方恨少” 的理念,我深知在竞争激烈的学术与就业环境中,拥有这些学术成果不仅能让我能够卷死别人,更能为我开辟通往博士深造之路的更多可能性。
最终凭着论文优势以及面试时候的三寸不烂之舌,我成功上岸了博士。真正实现了那句“专科的风终于吹到了博士”,实现了自己一直对学历的追逐吧,这一路走来真的太不容易了,有时候也挺自豪的,这些苍白的文字难以解释这些年的心酸。
4. 寄语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我想把我的故事讲给你们听,希望能在你们心中种下一颗希望与坚持的种子。从我的经历中,你们可以看到,我并非天赋异禀型选手,也未曾拥有超群的智商。数学课听不懂,作业也不会做,有时候还会逃课,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仅仅是 “坚持” 二字。有时候我们都太急切地想要一个答案了。想要风光的学位,想要意气风发,想闪着金光走向喜欢的人,但现实告诉我,操之过急便会败北,它要我等,要我耐得住不断延长的时间线,要我付出足够的努力和很大的代价堆砌在沉闷、晦涩的时光里,才肯将一切“我想要”一点一点递送至我手里。没人知道我在这条路上失去了多么心爱之人,别贪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有,别担心,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我特别感激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时的辅导员,是他将 “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句箴言赠予我,让我铭记到今天。同时,我也要诚挚地感谢母校的老师们,在我考研的关键时期,他们毫无保留地为我提供专业课上的帮助。愿母校能够蒸蒸日上,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也祝愿每一位师弟师妹都能在逐梦之旅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期待着,我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肺腑之言,有朝一日能成为你们前行路上的榜样,成为岭南的优秀校友,激励着你们跨越重重障碍。
图文:黄泓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