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明德书院)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会议
2025年9月8日下午,药学院(明德书院)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在学院会议室召开。药学院冯伟副院长主持会议,李岩院长、各专业主任、教务员及教学秘书参会。会议围绕新生入学教育总结、实习实践管理、技能大赛改革、产教融合推进及教学改革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明确方向、部署任务。

总结与梳理:筑牢新生适应根基
会议首先对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各专业认真梳理了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此次入学教育打破传统"讲座+参观"的单一模式,通过"AI技术赋能专业认知""企业场景激活行业视野""人文活动筑牢职业素养"三维度设计,为新生构建了"技术认知-实践体验-职业规划"的完整成长链条,筑牢新生适应根基。
实践与创新:深化产教融合
针对23级学生实习与“厂中校”实践管理,会议明确安全、过程、资料三维管控:安全实行“三级防控”,含实习动员、每日打卡及智能监控,形成安全台账;过程管理推行企业与校内导师“周联动”;资料收集落实“一人一档”,含周报、月报及实习总结;同步建立三级反馈机制:企业导师与辅导员每日通过专属工作群共享动态,异常情况及时响应;通过企业导师、辅导员、专业导师协同,形成育人闭环,为学生提供技能、心理、学业全方位精准支持。
在“校中厂”产教融合方面,校企通过课程融合开发模块化教学内容,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拆解为教学单元,实现教学与生产流程衔接;建立双向师资互聘机制,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课教师,校内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互通;共同申报课题,引导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研发项目的子课题研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编写动态更新的实践教材,收录企业标准操作规程和典型案例,形成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库,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实时对接。
改革与赋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会议决定从三方面突破:一是优化赛制,对接国赛标准;二是继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三是完善“评估-反馈-改进”闭环机制,通过学生评教(聚焦课堂互动、内容实用性等维度)、同行交叉听课评议(重点观察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参与度)、企业导师实践教学点评(结合岗位需求评估教学内容匹配度),形成教师个人教学诊断报告。教师基于三维度反馈制定个性化改进方案,明确课堂设计优化、实践环节强化等具体措施。
最后,李岩院长作总结发言:“教学工作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要以‘质量’为核心、以‘实践’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通过产教融合打通‘教学-实践-就业’闭环,培养更多懂技术、能创新、敢创业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药学院新学期教学工作绘制了清晰蓝图。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为医药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