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红色古都 承红色基因 扬时代新帆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赴于都、瑞金开展党史研学活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6月9-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了“访红色古都 承红色基因 扬时代新帆”主题研学活动,前往于都、瑞金追忆红色岁月,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红色故都第一站:于都
于都,“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89年前,红军就是从这里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为什么当年老百姓宁愿忍饥挨饿也要把粮食交给红军?为什么那些天,河面所有民船全部停运,老大爷把寿材搬来为红军架桥?为什么1934年10月,30万百姓守口如瓶,保住一个“天大的秘密”?只有来到于都、特别是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才能寻找到答案。
于都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晚,8.6万名红军将士,就是在这里从8个渡口,渡过了600多米宽的于都河,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如今,长征第一渡的石碑矗立在于都河边,见证着苏区军民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这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长征渡口
在气势恢宏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老师们纷纷表示:“在长征的起点,我们领会到红军当年的困难和革命事业的不易,我们将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决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展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的主题性纪念馆,纪念馆内,渡船、草鞋、铁锅、藤篮……每一件静静陈列着的文物,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见证着一段历史。跟随讲解员的解说,我们仿佛看到了苏区人民支援红军及红军分批渡过于都河的历史场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红军指战员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深深震撼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同志们,大家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为党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图: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图: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80双草鞋组成的“草鞋墙”
参观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之后,于都县委党校副校长李金生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社会、国际形势,生动、风趣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同志们讲了一堂“于都与长征精神”的党课。通过专题学习和研讨,大家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89年前,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踏上漫漫征程;89年后的今天,回望历史,我们循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足迹,满怀希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出发。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听取于都县委党校李金生副校长的党课
红色故都第二站:瑞金
瑞金是中国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位于瑞金叶坪的谢家祠堂,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旧址,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谢家祠召开了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此宣告成立。跟随讲解员的解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央印刷厂旧址、国家银行旧址、总金库旧址、中央对外贸易总局旧址、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等。在红军烈士纪念塔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同志们满怀激动的心情,面向党旗和红军烈士纪念塔,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深切缅怀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牺牲的烈士,表达对英烈的沉痛哀悼和崇敬之情,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勇担历史重任,凝心聚力、培根铸魂,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贡献力量。
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图:在红军烈士纪念塔下重温入党誓词
位于沙坪坝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是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己设计建造的大型房屋,从空中俯瞰,礼堂造型像一顶红军八角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党员同志们走进礼堂,跟随讲解员的解说,了解当时召开二苏大的过程,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传承红色文化,让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图:参观二苏大旧址
距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不远处,是红井革命旧址群所在地。瑞金沙洲坝流传一首民谣:“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旱无水洗头帕。”说的是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住在沙洲坝的人吃的是又臭又脏的塘水,吃了容易生病,毛主席看到村民们没有干净的水喝,积极打破封建迷信,带头帮村民打井,让沙洲坝的村民喝上了清澈的井水。“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口朴实无华的红井,映照出的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党员,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红井精神,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图:红井旧址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又名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是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直接领导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缔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而建立的革命类纪念馆。纪念馆广场前,阳关映照下,气势恢宏的十个大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震撼着在场每一位党员。走进纪念馆,展馆内以基本陈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为重点,将大量珍贵文物、复原场景、油画、图片、资料、多媒体等相结合,全面系统展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诠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传承关系。“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加让人动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老师孔令瑶说。
图: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我们回顾革命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更好传承革命先烈们伟大的革命精神,更是为了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未来的每一步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要饮水思源,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牢记育人初心,立足本职工作,主动作为,把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时代的脚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推动教学和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