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书院建设>详细内容

书院建设

“智慧农场”启土仪式 | 为生活添点绿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0 14:52:43 浏览次数: 【字体:

图片


2020/12/20

12月17号中午

在砺能书院中庭的实践基地

举行了“智慧农场”启动仪式,

什么是智慧农场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智慧农场

智慧农场是指利用 “超感知自进化设施农业管理系统”进行对农场的管理,现将这项超感知自进化设施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引入现实生活,实现将农业和科技合理共赢的效果, 同时也是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持人开场

  698964d1742e4317a85a1506bb505888.jpg

主持人:欧阳锡

宣布“智慧农场”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出席嘉宾

3c0b5023fa874925990e73c982beab3e.png

出席本次启动仪式有博雅教育学院张丹院长,砺能书院李朝晖副院长,沈阳副书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任张春霞老师,麦康泉老师,陈梦老师,以及砺能书院的辅导员,电子协会成员和物联网专业的同学们。 


项目学生负责人进行项目讲解

f56cb8a0af12469f99b2867bbcf70b05.jpg

电子协会会长莫展鹏

beac61d3db4d4d0db4ac9a7d7b870616.png

电子协会副会长邹永伦

“智慧农场”是指系统将利用各类设施植物基础生长需求数学模型和大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搭建本系统的内置运行机理的数字模型,利用传感器实时数据,还原当前设施和植物的实时健康趋势,位于各地部署本系统的不同规模的农业设施,它们将各自的空气、水分、温湿度、光照、CO2、气象等数据汇聚云端,更新迭代内置机理数字模型,让系统的感知和意识持续进化,实现利用客观物理规律超越传感器感知超前的情况并及时作出应对行为


老师讲解


5a8b7117e3a2465482857c13a0d310cc.jpg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任

张春霞老师

超感知自进化设施农业管理系统预期效果是农业生产和管理精巧可控,肥料和农药添加等用量精确科学可控,其残留率可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单位面积,空间或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比率。更重要的是能源成本能够精准的调度,得以节约。

f7701f8c7bc04cf5b7209c5b4aa3798b.jpg

麦康泉老师

我们项目团队对基于RISC-V架构的K210底板进行重新开发,获得了更小的体积和功耗,预计明天年Q1季度能够投产。尝试使用多地采样的数据在云端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自迭代、自剪枝,初步实现更加精准的农作物判别,热更新到K210中,实现了脱机运行,尽可能降低外部网络因素干预,目前已经进入害虫识别阶段。完成对基础物理传感器的功能定位选型与开发,下一步将进入到降低传感器成本环节,同时完成了zigebee的规模性装机组网通信测试


“智慧农场”动土启动仪式

648316fdec5644d197ced2d5839a703c.jpg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会科技创新,传承工匠精神,我们还更应该热爱我们的每一寸土地,热爱我们的劳动,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使劳动者真正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同时我们还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利用我们大学生现学的智慧成果推动时代的发展。

197c54b6dea74301b974d5a91f5e15fb.jpg

“智慧农场”项目案例图

9ea40f2ab2674bb1899a1058047ca4cb.jpg

“智慧农场”项目案例图

张丹院长发言总结


 8441442fe7184e6cbc2bf291f89a7af4.jpg

来到岭南,我们不仅仅是对学校的热爱,还有对大地的热爱,学校为我们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和创新的平台,我们同学都能够很好的利用,今天来到砺能书院“智慧农场”的启动仪式,让我又有一种期待,智慧农场不仅仅是我们同学和老师们的劳动成果,还是我们的智慧结晶,希望这项技术和能够不断地走进社会,走进更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通过劳动,才会使我们的成果更加出彩。

最后

祝贺我们本次的"智慧农场"启动仪式取得

圆满成功


图片
END

拍摄 | 杨烁昭、周怀林
后期 | 许妍欣、郑大挺
出品 | 砺能创新创业工作室
责编 | 李永健

审定 | 李朝辉

出品丨砺能团宣

更多精彩,尽在砺能书院

f0cb48cc13d44bb9aa9b2cd9cbdb1e57.jpg

终审:潘授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