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招生就业>学院新闻>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颠覆式教学改革的产教融合实践样本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探非遗技艺与现代教育创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21:24:0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3月20日上午,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多方主办的“草木莘莘伊染风华——2025尹春洁手染国色文创作品展及产教融合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清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胡丽琼为本次活动宣布开。这场活动的开展就是对学校颠覆式教学改革理念的生动诠释。

产教融合新范式:校企共筑育人生态

活动中,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翟树芹在致辞中强调,学校以“产教一体、工学结合”为核心理念,此次与雅集文旅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是构建“真实项目驱动、产业需求引领”教学模式的典范。尹春洁教授则从教学实践角度提出:“颠覆式改革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思维重构——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文化创新者。”

这种理念已在多个项目中落地生根。例如,尹教授带领的“洁染不同”工作室,作为广东省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不仅培养出苏钰善等优秀传承人,更将植物染技艺延伸至乡村振兴领域。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翟树芹在本次活动中重点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产教融合特色


颠覆传统课堂:从“讲台”到“展台”的实践场域

本次展览以尹春洁教授200余套天然植物染文创作品为核心,涵盖服装、家居、工艺礼品等多元领域。这些作品突破传统教学边界,将中药、草本、花卉等自然材料通过萃取、沸煮、媒染等工序转化为艺术语言。尹教授现场向嘉宾及学生解密创作逻辑,强调“工艺的颠覆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例如扎缬、绞缬等古法技艺的活化应用,正是非遗传承与当代设计教育的创新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尹教授团队此前复原《红楼梦》服饰色彩108种,其研发的“多巴胺色彩体系”服饰曾登上广州电视台和“学习强国”平台。此次展出的《草木莘莘 伊然风华》系列,更将佛冈本地植物资源融入创作,既展现地域特色,又为文旅手信开发提供范本。

染料原材料 

 尹春洁教授设计精美的系列作品200多套件


沉浸式体验:让教育回归“手脑并用”

活动现场的扎染实践环节,成为教学改革的直观注脚。校领导、行业专家与师生共同体验扎缬、夹缬等工艺,最终完成个性化丝巾作品。这一过程不仅展现“做中学”的教育哲学,更凸显学校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跨领域协作的成果。正如一名参与学生所言:“从染料提取到纹样设计,每一步都让我们触摸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尹教授特别指出植物染的“失误美学”教育价值:“那些‘染坏’的布料教会学生动态调整媒染参数,这种容错机制恰恰是传统课堂所缺失的。”活动现场的200余件展品中,73%由学生参与制作,每件均附有详实的“工艺日志”,记录从染料配比到失败改进的全过程。



尹春洁教授向嘉宾和学生们详细讲解了自己的创意思路和创作要点及成功经验,并现场指导大家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专家研讨:为职业教育创新提供方法论

同期举行的产教融合教学实践研讨会中,校内外专家围绕“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校企协同育人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清远市文联主席胡丽琼特别指出,此类活动是“百千万工程”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尹春洁教授的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经验,为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结语:一次染整,多重觉醒

当领导嘉宾们戴着自制的扎染丝巾离场时,这场活动已超越普通教学成果展的范畴。它既是对学校“颠覆式改革”计划的阶段性回应,更是职业教育从“适应产业”到“定义产业”的宣言。作为教师,我们清晰地看到:那些在染料桶前躬身实践的身影,正在重写职教育人的方程式。

从课堂到产业、从理论到实践、从传承到创新,学校正以“产教融合”为引擎,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如尹教授所言:“当学生用佛冈的草木染出世界看见的色彩,教育的边界便已悄然消融。”



新闻背景链接:活动由清远市文联、佛冈县委宣传部指导,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雅集文旅联合主办,获佛冈县文广旅体局等多家单位支持

终审:王丽莹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