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座谈 | 聚焦信息技术 聚力课程改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院教学情况,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提高教学效果,11月2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在清远校区勤政楼504会议室组织召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考核改革师生座谈会。教务处处长翟树芹、副处长丁丽梅、副处长何云、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佘学文、副院长刘中胜、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主任姜霞,以及教师代表和各专业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佘学文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佘学文院长表示,近年来,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各类专业不断交叉融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如何契合专业需求、课程内容如何融合新兴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体系和内容之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全新的信息素养提供全方位支撑。希望学生代表们结合自身学习的需要,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议。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据班级同学反馈的意见建议,学生代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实际学习情况,从学生的视角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环节把握、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根据不同专业来设置课程,根据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基础情况设置课程,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是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等问题。与会老师针对本学期《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成果、教学内容、教学情况、以及对课程的教学改革等做了详细的解答和说明。会场气氛和谐,会议效果良好。
最后,听取与会人员的建议后,翟树芹处长非常感谢学生们能踊跃地发言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她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全方面的改革,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改革标准,教学模式创新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持续动力,应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在教学改革的同时,要着重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此次座谈会,学院详细地了解了开学以来同学们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提出问题同时思考解决问题方法,加强了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并为下一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和改革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来源 | 教务处(图书馆)
初审 | 丁丽梅
复审 | 卫丽君
终审 | 翟树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