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新路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近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学术研讨会在江门市召开。研讨会以“新时代新征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主题,设一个主论坛、三个分论坛开展主题及相关议题研讨。学会常务副会长汤贞敏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会长魏中林教授作主旨讲话。劳汉生校长应邀参加,并在高校校长分论坛上作专题报告。
助力学校“招好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在高校校长分论坛上,劳汉生校长作了主题为《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之岭南实践》的专题报告,全面总结和介绍了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先行先试,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对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劳汉生校长指出,通过职业入高中,文化入职校,双方融合发展、互相沟通,实现两种类型教育协调发展,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助力学校“招好人”。
图 | 学校开展系列中小学游学、科普教育及惠农助农服务
学校以文化艺术的视角拓宽职业教育的社会广度与社会视野,勇担弘扬非遗文化的职教责任。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汕头市传统舞蹈“英歌舞”与中小学实践课堂有机结合,开展“岭南英歌舞走进清远清飞小学”、“阳山七拱石角小学文化振兴支教”等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岭南英歌走进社区、走近群众,参与广州首届潮色非遗文化节、清远市凤城街道英歌舞巡演、连南线上公益马拉松等展示活动,受到南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清远日报、汕头发布、汕头政务发布、清城发布等多个官方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并参与纪录片《还有烟火的地方2》拍摄。
图 | 岭南英歌舞走进清远清飞小学
图 | 清远市凤城街道英歌舞巡演
图 | 英歌非遗薪火相传,职普融通共绘新篇
图 | 阳山七拱石角小学文化振兴支教活动
实施送教入校,引航中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学校常务副校长李峻教授带领团队走进全省各中学,指导中学生开展未来职业规划,他的专题演讲《让未来到来》等,受到中学师生广泛好评,成为一张岭南名片,有效拓展了学校生源。学校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升,2023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达到230%,省内第一志愿录取率100%,省外第一志愿录取率99.7%。
图 | 常务副校长李峻教授指导中学生开展未来职业规划
助力工学结合“培养人”
劳汉生校长强调,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紧贴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建设广东省内高校唯一立项的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园(产业园),助力工学结合“培养人”。
通过建设校企共享机制,打造“一校一园一平台;一院(二级学院)一企一基地”。空间集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产业园,直接突破了实训条件的客观限制,带动实训从虚拟走向实操实战(课室搬到生产车间)。同时,在技术转移、专业建设、创业教育等方面,为学院产教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延展合作空间。
图 | 广州天河软件园岭南园区
图 | 广东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清远)
以专业(群)与相关企业(大企业)、行业组建产业学院,实施“双院长”制(知名行业专家或单位负责人为外聘院长,校内中层管理人为执行院长)前提下,企业直接、全面、深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2008年学校与国内创意产业龙头企业千骐动漫合作共建星力量动漫游戏产业学院,依托双主体合作办学模式及相关衍生增值项目合作,由“学校师资组+国际化专家组+企业项目讲师组”构成的“三组合”混编师资团队,“点对点”培养适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动漫人才。2010年联合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共建岭南香港铸业学院,合作双方派出人员共同管理,开创了跨越粤、港两地,学校与行业合作培养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先河。
图 | 星力量动漫游戏产业学院
探索实施“5+3”真实项目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个学生一个团队,多岗位多角色轮换锻炼;3位导师(专业导师、创业导师、产业导师)实施团队教学指导;围绕真实的专业项目、电商项目、公益项目,经过见习、实践、实战三个阶段训练,提增学生技能,教会学生做事的本领。深入推动“三教改革”,实现业绩(成果)就是成绩;教师就是师傅;上课就是上班;团队就是班组;竞赛就是练兵。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用人单位满意度稳定在96%以上。
图 | 学校探索实施“5+3”真实项目育人,深入推动“三教改革”
作为广东省民办唯一一所高职示范性院校,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实际需求,探索实践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新模式,努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建基地研发课程,学校先后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了清远市“一针一线”纺织服装技能人才培训、清远市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清远市民政局产学研和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示范基地等9个人才培训基地,研发了《退役军人适岗培训》、《清远市精勤农民培训》和《清远市服装纺织人才培训》等60多门课程,实施各类培训累计100多项,培训近2万人次。同时承接政府机构培训、竞赛等,培训达数十万人次。
图 | 清远市“一针一线”纺织服装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揭牌
图 | 清远市“一针一线”纺织服装技能人才培训
图 | 举行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
图 | 承办第七届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图 | 承办清远市城市管理系统执法能力提升培训
图 | 承办清城区“落实社会保障 助力乡村振兴”培训
助力科教融汇“升华人”
劳汉生校长指出,通过科技创新融入教学环节,甄选高科技企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共建技研中心,全面提升师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拔尖人才,助力科教融汇“升华人”。
技术赋能教学,融合创新课堂。学校与宾尼共建学校大数据中心及宾尼健康管理学院,进驻产业园,在健康科技化、数字化、物联网化等众多领域探索和实践,培养大健康产业人才、孵化大健康产业项目,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以“互联网 +”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专业优化、课程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企业培训等,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打造智能、高效课堂,科教融汇促进师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创新发展。
图 | 学校与宾尼共建学校大数据中心及宾尼健康管理学院
探索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校企联合共建科研中心。学校与企业联手共建“软件测试技术应用中心”、“软件测试技术培训中心”、“博士工作站”、“掌动智能校内/外实践基地”,“掌动智能校内/外实践基地”及共同孵化高水平科研项目/团队,全力打造“产教赛训研”五位一体融合公共中心,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实践,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充分利用科教融汇优势,于2019年发起“萤光兴农”计划,校友联合成立广州农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突破种植户销售无路无力难题,自主开发“花果山”物流预警系统和智能订单系统,解决供应链弊端,运营至今实现营收8400万,利润919万,辐射带动就业1.5万人次。
图 | 学校打造“产教赛训研”五位一体融合公共中心
图 | “萤光兴农”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点击图片跳转 | 讲好岭南故事 央视为何给他点赞
会议现场,现场专家学者对劳汉生校长的专题报告高度赞扬,表示岭南以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展现了产教融合的成果与潜力。岭南职院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的实践,找到了高职院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切入口,在提升办学实力、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来源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初审 | 丁丽梅
复审 | 卫丽君
终审 | 翟树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