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水平专业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俞仲文老校长回校指导专业内涵建设纪实
紧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瞄准产业发展,抓住产业智能化趋势,改造传统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打造优势专业,培养匹配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我校人才培养工作重中之重。2023年伊始,劳汉生校长对学校专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内涵发展工作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与具体部署,以提质增效促发展为目标,要求强意识、重学习、广调研、求创新、抓落实,校领导班子、二级单位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开启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之路。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与机械行指委领导、广东省教育厅原厅长罗伟其教授、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职业教育研究专家马树超教授、华职教育潘晓莹老师等知名教育专家对学校给予了悉心指导,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品牌专业智能化建设、专业结构优化、双创人才培养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进一步巩固前期建设成果,明确下个阶段改革方向,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获得更大的突破,9月18日-20日,学校特邀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全国著名职教专家俞仲文教授莅临指导。俞仲文教授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分类咨询等方式,集中研讨与个体指导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指导相结合,面向校领导、部分中层、专业群负责人、专业主任、骨干教师等,分层分类开展调研咨询与指导,为学校专业结构优化、特色品牌打造、三教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贡献了大量的“金点子”。


调研思诚书院 ▲


调研运美健身中心 ▲


调研产业园 ▲


调研大学生创意孵化园 ▲


调研全息健康养生馆 ▲



专业建设指导会 ▲
俞教授对学校这些年的发展成果,表达了由衷地赞誉,对学校书院制+“5+3”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建议书院文化建设要将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专业育人相融合;校企合作需按照以产促教,以教助产,产教融通,共育人才为出发点,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并建设课程,实施生产性的教学;通过真项实创,加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俞教授紧紧围绕“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这四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涵,分别对护理专业群、中药学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群进行了精准指导,为每个专业群未来的建设方向、特色打造、成果凝练及建设路径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把合规素养的培育作为课程思政的抓手,打造独具特色的岭南课程思政品牌。国控专业申报咨询会上,俞教授建议结合学校的特色定位,找准自身优势,对标申报条件,挖掘与梳理申报资源,集中精力以特色专业打造为目标选择合适的专业重点突破。


校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座谈会 ▲
经过为期几天的密集指导,各接受指导的团队反映启发很大,受益匪浅。在校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座谈会上,劳汉生校长指出俞仲文老校长此次悉心指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指明了方向,学校接下来将继续以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为导向,“人工智能+”为方向,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为突破,大胆改革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面向全校全社会的“人工智能开放实训中心”,并以此为平台,稳步推进传统专业的升级迭代,打造拳头专业,健全机制激发教师内驱力,深化三教改革,培育教学成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岭南方案。

摄影 | 岭南传媒
撰稿 | 教务处
初审 | 沈 宇
复审 | 卫丽君
终审 | 翟树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