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风采>详细内容

学生风采

一场雅集一堂课,文化育人润心田——中秋雅集游园会圆满落幕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30 09:28:51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28日晚,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皓月映山河·家国共团圆”中秋雅集游园会在清远校区足球场圆满落幕。活动依托中秋传统佳节文化底蕴与校园文化育人需求,以“线上预热+线下参与”双线联动模式,涵盖线上“一封家书”征文、AI文创设计与线下非遗体验、诗词互动、游园打卡等核心内容,挖掘中秋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通过“AI+传统文化+非遗体验”规划,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青春热度的校园团圆盛会。据统计,本次活动现场签到人数为1222人,同步开启的线上直播累计收看达5077人,点赞次数逾10000人次,线上线下共庆中秋,深化学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线上预热:家书传情、文创赋能,提前点燃文化热情

早在活动启动前,线上两大赛事已率先掀起参与热潮,呼应“文化育人”理念的同时,为线下雅集铺垫浓厚氛围。

“笔墨寄情 家书情深”征文大赛共收到168份作品,学子以书信为载体,向家人分享校园生活、倾诉思念,字句间满是感恩与成长,尽显青春与家庭的联结。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10名。

“我想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将所学的知识化作春雨,滋养祖国未来的花朵。”(至善书院潘乐莹)

“我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看到导生们熬夜思考新生们的破冰行动,白日里帮新生搬行李、组织活动,真正让我理解了‘先锋’的意义。”(崇礼书院伍颖仪)

“在学识的海洋中,我也时常牵挂着你们,尤其是临近中秋之时,才顿觉你们对于我有多么重要,整日辛苦奔波,只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成人。(明德书院曾惜雯)

家国万里,情牵中秋,学子们的拳拳之心,终将在团圆时刻带回父母身边,成为最珍贵的中秋礼物。

AI校园文创设计大赛同样收获颇丰,共征集到72件作品,整体呈现出较高的水准。作品紧紧围绕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展开设计,无论是明信片上对校园标志性内容的设计,还是钥匙扣、徽章等作品上学院标识、校训的呈现,都精准且全面地传达了学院的办学理念、精神文化等核心元素。

81e819cd56a240b58dcf4ac15c975d44.png 

b317c346b39e4953bf0c3bc3ae3413c3.png 

 

赛事评选出的4件优秀作品,思诚书院陈同学设计的校门冰箱贴,以多彩的云霞为底色,搭配恢宏的校门,点缀校园标志建筑,给以人对校园环境的美妙遐想。至善书院张同学的系列文创作品,将校训“明德、笃学、砺能、自强”与传统流苏结合,成为兼具纪念意义与文化内涵的设计。

56674a593da24d1ea4b5c65a0679b332.png 

5507beb274964c31b990089588a568e2.png 

校训、校园特色在文创作品上的体现,时刻传递着学院对师生的精神引领,增强了学子们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线下雅集:沉浸式体验为核心,游园互动显文化活力

线下活动以“动手参与、文化感知”为重点,7个非遗摊位、诗词互动、汉服体验等项目成为核心亮点,学子们在实践中触摸传统,感受中秋魅力。

暮色渐浓,月色初显,岭南艺术团以舞蹈《月圆花好》开场,演绎中秋团圆意境,为活动拉开序幕。

0 (46) 

副校长翟树芹、卜佳锐及多位教师莅临现场,与学子共赴中秋之约。翟树芹副校长上台致辞:“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也是感受传统文化的契机,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工匠精神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话语既含节日祝福,更传递学校文化育人理念。

0 (12) 

在舞台表演的歌声中,7个非遗特色摊位前熙熙攘攘,学子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浓厚。

“琉璃映月”糖画体验摊位前,至善书院的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融化的麦芽糖在画板上化作玉兔、月亮等中秋元素,学子们握着糖画笔,小心翼翼地复刻图案,完成一副甜与美的中秋图景。

“花好月圆”竹编灯笼体验摊位,笃学书院的志愿者指导大家穿绳、接杆,完成的灯笼被学子们提在手中,灯光透过竹编映出中秋纹样,成为现场最亮眼的移动风景。

“玉兔捣药”中药香囊制作摊位前更排起长队,摊位提供桂花、艾草、丁香等药材,思诚书院志愿者讲解药材功效,学子自选配方装入香囊,将“健康祝福”与“传统智慧”一同带回家。

“诗词飞花令”摊位前依次背诵含关键词的诗句,“月”字组的学子轮流背出“湖光秋月两相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诗句,让人梦回古人曲水流觞的场景;“桂香点秋”摊位,学子在志愿者指导下,用扭扭棒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来集章的张同学笑着分享:“第一次用扭扭棒做手工,成品能当钥匙扣也能当桌面摆件,是很有趣的体验。”“月谜解趣”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猜谜,“墨香盈月”摊位则让学子在书法领域得到尽情挥毫。

手工、互动、体验,一次中秋雅集,满足非遗体验的多个愿望!学子手持“月光寻宝图”玩得不亦乐乎。

0 (16)0 (14) 

0 (7)0 (6) 

0 (19)0 (42) 

 

汉服妆造区更是备受欢迎,学子们凭学生证免费借用汉服,并由专业团队协助学子装扮,圆学子们一场古风“穿越梦”。当晚超30名学子体验汉服文化,身着典雅的学子们提着灯笼、举着糖画互拍,足球场俨然成了感受传统美学的“文化空间”。

0 (18)  

0 (1)0 (3)0 (44) 

YJC-350 (47)0 (45) 

0 (8)0 (5) 

 

集齐4枚印章的同学挤在“天涯共此食”摊位前,品尝来自不同地域的风味月饼,广式双黄月饼、云南云腿月饼、蒙古月饼等8种月饼,既征服了学子的味蕾,也开拓了学子对各地饮食风俗的眼界。

0 (10) 

新入职辅导员于老师分享活动体验:“学校借助中秋雅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能拉近师生、同窗距离。对新任辅导员来说,这也是融入集体、了解学生的好机会,既传校园温暖,又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很有意义。”

 

 

诗会雅韵:以诗为媒,文化共鸣穿越千年

作为雅集“文化核心”,“家国万里共婵娟”中秋主题诗会赋予活动浓郁文化氛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主持人与学子接力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的中秋情思通过青春声音重现。最后,主持人领读“但愿人长久”,台下学子默契接诵“千里共婵娟!”,月光下的足球场被文化情怀包裹。同时,数位学子自告奋勇,或独自、或结伴上台,对着麦克风说出祝福,朴素话语组成了当晚最动人的“原创诗篇”。

0 (4)0 (31)0 (20)0 (21) 

0 (24)0 (25) 

0 (28)0 (29) 

0 (9)0 (39) 

 

温情余韵:文化传承不止步,育人初心永在线

舞台表演在自由点歌环节落幕,《如愿》婉转柔和的歌声久久萦绕人心头。工作人员与所有表演者上台合影,镜头定格下满是笑容的“中秋全家福”。

签到处的许愿树上挂满近三百张祈愿卡片,“家人平安喜乐”“人间至味是团圆”等祝福,既是学子们的期许,也是对活动的认可。签到处同学分享:“1000份‘月光寻宝图’几乎发完,签到人数超1000人,同学们热情很高。”

6ca19b9a19f152ef19aebfebc7f58e90 

据统计,各摊位物料基本发放完毕,从糖画麦芽糖到美食区月饼,物料“清零”是活动受欢迎的最佳证明。国学社负责人陈老师感慨:“今晚见同学们吟诗作对、共话团圆,对传统文化的热忱比月色更让我欣喜!这正是国学传承最动人的模样!”

夜色渐深,学子们提着亲手做的灯笼、握着糖画漫步离场,“月光寻宝图”上“家好月圆庆中秋”的印章,成为今晚的文化记忆。

9272f9ad1137d5c3e0a7cef0058ef8a2 

此次中秋雅集,是学校“文化传承+模式创新”赋能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新范式的落地,让学子在动手、动心、动情中,收获节日的快乐,也收获文化认同与成长。月光会落幕,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会停,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兼具温度与深度的文化活动,陪伴学子与传统同行、与家国同心。

终审:博雅教育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