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博雅学分管理系统及“五育”小程序专题培训,统筹两校区育人需求,以技术赋能“五育并举”落地
为全面推进学校博雅教育与“五育”融合育人工作,明确辅导员在学生培养中的关键职责,10月16日至17日,我校分阶段开展博雅系统及“五育”小程序系列培训。16日面向全体辅导员(广州校区线上参会)举办全校专题培训奠定工作基础,卜佳锐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辅导员、学生处团委相关人员及博雅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培训由博雅教育学院主办。17日则针对广州校区需求召开专项培训与交流会,由博雅教育学院精准对接广州校区辅导员关切,确保两校区育人工作实效同步。
10月16日的全校培训中,学生处朱青处长率先强调当前体育工作紧迫性与重要性,希望辅导员与体育教研室协同发力,共同提升学生体质水平,为此次培训奠定了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基调。

博雅中心刘思慧老师、劳育中心佘洁燕老师、体育教研室赖海勇老师分别就博雅学分管理系统、劳动能手小程序及体适能APP进行集中说明。刘思慧老师介绍,博雅学分管理系统已整合传统文化、科创服务等模块,旨在为学生构建“多元参与、学分认证”的成长路径。
佘洁燕老师解读劳动能手小程序,介绍其通过积分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的特点,通过区分必修与选修模块,引导学生培养责任意识。

赖海勇老师则针对体适能APP,说明其在“实时记录数据、营造健康校风”中的作用,助力辅导员跟踪学生体质提升情况。

三位主讲人一致指出,这些数字化工具共同构建了“系统化、可追溯、可激励”的育人支持体系,需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共同推动“五育并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落实与深化。
在互动答疑环节,博雅教育学院张丹院长就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与教学优化进行回应。她表示,学校关注每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主动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认知习惯与学习需求,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除此之外,广州校区辅导员在答疑交流中则反映认为校区内讲座、劳育活动数量不足,学生难以及时获取活动信息,导致博雅学分与劳动学分积累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博雅中心教师当即建立专项工作微信群,提高与广州辅导员的沟通效率,推动两校区活动资源均衡配置,确保学生享有同等参与“五育”活动的机会。

卜佳锐副校长就培训工作总结,强调博雅教育是岭南的办学特色,其核心在于为学生奠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底蕴。而体育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关键一环,不仅能锤炼学生的团队精神、规则意识与意志品质,更能有效调节心理情绪,助力学生成长为“眼里有光,身上有汗,脚下有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同时,卜佳锐副校长就培训的后续工作提出三项明确要求:一是各书院要建立博雅学分管理系统及“五育”小程序操作帮扶小组,提升学生事务服务效能;二是将体测成绩、阳光长跑、校级运动队参与情况等内容纳入“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指标;三是辅导员评优将与所带学生的体测成绩挂钩,务必要对体测代考实行“零容忍”,推动“以体育人”落到实处。他深切认为,我校学生在多元领域具备天赋,学校坚持的“品质教育”建设,能让每一位岭南学子拥有“闪光出彩”的机会,激励学子们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长期坚持“科技赋能育人”的重要举措,我校已先后完善博雅学分管理系统、“经典线上学”“劳动能手”“体适能”等特色线上管理平台,构建起覆盖“五育”的数字化工具矩阵。此次系列培训既实现了全校育人理念的统一,又精准破解了当前工作痛点,既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清晰路径,也为我校推动两校区“五育”工作高质量、均衡发展注入新动能。
初审:黄颖欣
复审:刘思慧
终审:张丹

用户登录